行山遠足要防「中暑」
在盛夏的季節「中暑」個案常有發生,官方表示自去年七月至今,其間接獲急症部呈報,有十二宗證實中暑的個案,較其他的季節多出二至三宗。 根據醫生指出,中暑的死亡率高達兩成,因一般人士的危機意識不足,若行山人士覺口渴時才飲水,其實已經是「脫水」,這時飲水來補充是太遲了,隨後可能會出現抽筋或倒下來。因身體過熱而導致的急性症狀,輕則肌肉抽筋、繼而暈倒 ; 重則熱衰竭、甚至中暑。
當溫度高達攝氏卅一度,濕度超過百分之五十時,不論在室內或室外,人體不能通過排汗方式散熱而導致體溫急升、因而中暑。
行山人士如何預防中暑 (遠足前先計劃行程及帶備所需的裝備,切忌「即興」行山)
< 避免氣溫超市攝氏31度及濕度超過50%時遠足
< 每30至45分鐘要休息一次
< 帶備充足飲用的水及鹽水 (1公升水加入2.5克食鹽)
< 每隔30分鐘飲水「或鹽水」一次 (小量)
< 忌穿牛仔褲 (鎖住汗水並使膝部難以屈曲) 及涼鞋 (對雙腳的關節保護不足)
中暑的徴狀
< 皮膚乾熱及潮紅
< 頭痛、口乾、噁心
< 小便量短少、會有暈眩
< 呼吸短促、脈搏強而快
< 體溫升至攝氏四十度
< 初時瞳孔收縮、情況惡化時則轉為放大
< 患者會昏睡,漸為神志不淸、隨後不省人事
中暑急救的方法
< 立刻報警求援、並召喚救護車
< 將患者移至陰涼的地方、避免太陽直晒
< 適量脫去衣服
< 用濕了冷水的毛巾或衣物包裹 或
< 用冰 (以布包裹) 置於患者的頸側、腋窩、手肘、膕窩、膝蓋及腳踝
< 用扇、扇涼患者
< 如患者不省人事、將他/她置以「復原卧式」
< 送院治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