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臟病發急救法
心臟病發常因冠狀動脈栓塞,引致心臟血液供應減少,令心肌的營養及氧氣供應不足,可造成心絞痛、心肌梗塞、心臟衰竭、休克及心跳停止猝死等嚴重後果。
心肌梗塞患者會出現持續心絞痛、休息後仍不能紓緩,感覺惡心、出汗、胸口感覺像被重物擠壓,與嚴重消化不良的腹部不適的病徵相似。 其後突然暈眩或昏厥、焦慮、感到大限將至、呼吸困難、嘴唇發紺、膚色轉白、繼而休克。
應將清醒的患者置於半坐臥姿勢,是有效使患者減輕心臟的負荷,用物件支持頭與肩並將其屈起膝部,解鬆緊身衣物、蓋暖及安慰患者,可讓他/她嚼碎一粒亞士靈吞下或協助服用隨身攜帶的心絞痛藥物。 檢查呼吸與脈搏,需要時施行「心肺復甦法」及「心臟去顫法」,緊急召喚醫療援助、並說明是懷疑「心臟病」個案、要求安排急速送院。
資料來源: 聖約翰救傷會提供 |